[助聽器] 一份不存在的雙週刊 /關於音樂, 電影, 閱讀, 失去的人和物, 時光旅行...如此種種/
3
14.9.07
misreadings 1980's
(070910.01)
在沒有Page One、amazon.com、也沒有錢的年代,志文出版社就是窮人的Routledge。
光價錢已讓人沒話說: 這本《上帝之死 》香港版(=翻版?)才索價$4.5,馬上成為不少窮酸文藝青年(=我)讀西方哲學的第一本書。
那些又長又蹩扭、準確性成疑的硬譯文本,深深影響著我的心智成長–﹣作者序言劈臉而來的小標題《對一切價值的重新估價》石破天驚,比荷里活千萬金元電腦特技更震撼我10+歲心靈。
不過我好多年之後 ( 因為用了好多年才把書讀到最後)發現,翻譯者在書後聲明所有小標題都是他額外加上的。
換句話:不是尼采的論述,而是一種類似「廚師推薦」的包裝標貼吸引了我。
此外,這本書的原書名應該是《反基督》,而不是《上帝之死 反基督 》。
譯者表示雖然覺得不太恰當,但「基於另一種考慮」才將《上帝之死 》當成書名。他沒有說考慮些什麼。
(這本書其實是尼采對基督教教義的批判,如果要讀他關於「上帝之死」的論說,我其實應該讀《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然而無論是加標題還是改書名,都是對原作的詮釋、改編甚至背叛。
譯者/編輯的意志無可避免地強加到原作之上。在我們理解真正的尼采之前,他們已把正貨收起,換上「志文版尼采」。
這種手法跟尼采的妹妹將尼采的手稿編修成符合希特勒胃口的手法並無二致。
當年我們讀的尼采/叔本華/沙特,極可能只是「誤讀」:在失真的譯本之中,建構出「我們想象中的尼采/叔本華/沙特」。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從中讀出「我們想讀」的哲學思想,即使結果千差萬別,卻可能在混沌中誤打誤撞,塑造出我們自己的哲學,到底也是一種修煉。誤入歧途也有誤入歧途的風光,至少可以自得其樂。
回頭看看我們曾經心懷敬畏逐字逐句細讀的文字:﹣﹣
「…是不是真的不是一種審美的態(能)力使得人類如此長久的停留在愚昧之中?對于真理,需要一幅生動的結果,也期望知識的愛好者在感官上刻下強烈的印象。我們的謙遜干犯了人們最長久的嗜好。他們對那個看得好清楚,這些上帝的火雞!」
﹣﹣讀到這裡,我無法不笑到眼水標。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私事
- post-monitor
- 平行宇宙內
- 20世紀少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